



我國的萬能材料試驗機的發展已經有很長時間了,記得國內臺自主研制的萬能材料試驗機是由北洋大學教授鄧曰謨發明的。由于當時進口的試驗機價格比較昂貴,于是鄧曰謨下定決心一定要研究我們自己的萬能材料試驗機。經過不斷的試驗和努力,在1932年至1933年間,鄧曰謨成功地設計制造出了材料試驗室、水力實驗室的一系列儀器設備,如油壓試驗機、沖擊試驗機、水泥拉力機、流速計、混流水泵、兩級水泵、水輪機等檢測儀器。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貢獻。我們來看一張萬能材料試驗機的工作原理圖,詳細的為大家講解萬能材料試驗機的工作原理:

萬能材料試驗機的手柄有快速轉動、主傳動和手搖傳動三個位置。將手柄17推在手搖傳動位置時,可搖動手柄20使工作臺升降。將手柄17推在“主傳動”位置時,按 動開關19,啟動大電動機帶動螺桿21升降。開關19的上按鈕是使工作臺向上運動;下按鈕是使工作臺向下運動;中間按鈕時停車。如需要快速升降,將手柄17推 到“快速轉動”位置,這時工作臺18后面的小電機介人電路,按動開關19,小電機起動加快螺桿21的升降速度。它的速度由變速手輪22來控制,并由大電動機經鏈傳動無級變速器帶動渦輪、蝸桿和螺桿21轉動。在變速手輪22上刻有(5~30) mm/ niin的變速可選,可以任意變速,變速后 鎖緊手輪22,無級變速的結構。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主動輪24的 直徑改變達到變速,主動輪24的直徑大, 被動輪27就增加轉速,反之轉速減慢。變速手輪22是直接和無級變速器的調節螺桿26相連接,旋動調節螺桿26,使裝在調節 螺桿26上的左右兩塊調節板25反方向移 動,調節板25中間是固定的。調節螺桿26 有反正螺紋,所以不至于一個方向移動而達到無級變速。
其它標號配置名稱:28—齒桿;29—齒輪;30—推板;31 —短臂;32—聯桿;33—平衡砣;34—固定杠桿;35—聯桿;36—變杠桿
我們可以調整平衡砣12來使擺錘起始位置保持鉛垂。緩沖器13用來試樣斷裂時擺錘平穩地復位。 自動繪圖裝置由導輪9和齒條連接,從而帶動傳送帶5和繪圖筒。同時擺錘揚起時,推動齒桿和記錄筆水平移動。這樣就把負荷變形曲線記錄在紙上,傳送帶5掛在滾筒的大輪上是10:1,掛在小輪上是5:10延伸刻度尺6為(0~200) mm,可以直接測量試樣變形。這樣就達到了試驗的目的。
總結:當然萬能材料試驗機的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只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和應用好它,相信它給我們帶來的價值會越來越多。